&esp;&esp;这次下狱和上次完全不同,没有特殊待遇,牢头和看守脾气很大,对待方卓和别的犯人没什么区别。
&esp;&esp;还严禁任何人探监。
&esp;&esp;他们完全把平安侯当成了凶手。
&esp;&esp;这招确实很高明,让方卓几乎陷入了死地。
&esp;&esp;方卓不死,杀戮继续。
&esp;&esp;偏偏这个凶手影藏的很深,到目前为止,没有任何破绽。
&esp;&esp;杜如晦家的小公子杜荷在院子里玩耍失踪,生死不知,绑架者没有留下任何消息。
&esp;&esp;第三日,魏征府偏厅着火,施救及时,才没有蔓延。
&esp;&esp;御史大夫萧瑀的轿子遇袭,轿夫全力一战,保全了萧瑀,轿夫一人死亡,三人受伤。
&esp;&esp;长安被恐怖的阴影笼罩。
&esp;&esp;人人自危。
&esp;&esp;而这一切的源头都指向了身在狱中的平安侯。
&esp;&esp;早朝。
&esp;&esp;立政殿。
&esp;&esp;杜如晦历数方卓罪行,请求李二对方卓夺官罢爵,收回封地,剥夺其所有财产,迁回原籍。
&esp;&esp;魏征则更甚,要求就地处死平安侯,以弥补此事带来的损失。
&esp;&esp;萧瑀、侯君集等一众大佬附议,认为这些事情都是平安侯在幕后指示的。
&esp;&esp;武将们都被禁足在家,朝堂上对于方卓的指控,少有的意见一致,无一人替平安侯发声。
&esp;&esp;只有太子李承乾替他开脱。
&esp;&esp;“父皇,儿臣以为此事并非平安侯所为,儿臣建议监禁平安侯,让他限期破案才是关键。”
&esp;&esp;事情来的很迅猛,不给李二考虑的机会,要么杀了平安侯,要么放了他,让他限期破案。
&esp;&esp;只有两条路可走。
&esp;&esp;对于咄咄逼人的老臣们,李二终于做了个折中的办法。
&esp;&esp;将方卓夺官罢爵,收回封地,只保留其产业不受影响。
&esp;&esp;不过这样一来,方卓一夜回到了解放前。
&esp;&esp;即便是产业不被剥夺,生意是做不成了。
&esp;&esp;名声臭了大街,自然不会再有市场。
&esp;&esp;李承乾总算是松了一口气,命是保下了。
&esp;&esp;方卓回到临潼之后,住进了以前的宅子,所有封地里的人员全部撤回到老宅。
&esp;&esp;虽然有些拥挤,却也温馨,日常运转不受任何影响。
&esp;&esp;只是下人们对他的称呼又变回到了少爷。
&esp;&esp;……
&esp;&esp;杜如晦的小儿子回来了,被人放在门外的台阶上,孩子的哭声引起了家丁的注意,开门就看见杜荷坐在台阶上哭。
&esp;&esp;杜如晦更加确信,所有的事情都是围绕平安侯展开的。
&esp;&esp;笼罩在长安勋贵头上的阴影也随着方卓的离开而烟消云散。
&esp;&esp;人们好像忘记了安修仁的死,不过李二并没有打算放弃调查。
&esp;&esp;只不过调查秘密的转到了地下。
&esp;&esp;由大理寺卿张蕴古全权负责调查,内侍省刁竖暗中配合,安修仁的死必须要有一个交代。
&esp;&esp;对于方卓为何提前知道了李靖奇袭铁山这件事,李二不打算追究了。
&esp;&esp;平安侯已经得到了惩罚,也不能抹杀他杀敌的功劳。
&esp;&esp;留下他的命,就算是功过相抵了,要是查出他参与残杀左武卫将军安修仁,李二的屠刀一定会砍向他的脑袋。